近日,深圳市福田区金众小区的“房中房”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小区内一套约80平方米的两居室被违规隔断成8间微型套房用于出租,这类私自改造的房屋不仅空间狭窄,更暴露出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消防设施的不到位,让居民们忧心忡忡。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这些“房中房”内,狭窄的通道两侧门挨着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人员疏散极为困难。楼道间摆放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布满灰尘和墙灰,明显长期未得到维护与检查,能否在关键时刻正常使用存疑。此外,由于违规分隔,房屋内用电用气线路杂乱,私拉电线、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房中房”通常指的是在原有房屋内部通过违规搭建、隔断等方式形成的独立空间。这种行为不仅违反建筑安全法规,还降低了房屋的承重能力。更严重的是,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或失效、疏散通道狭窄或堵塞等问题在“房中房”现象中屡见不鲜。据了解,香洲区在前期摸底核查中就发现,当地“房中房”普遍存在擅自损坏和变动房屋结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分隔装修、违规改造电路等安全隐患。
整治“房中房”迫在眉睫,但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从执法部门反馈来看,取证难、执行难以及监管责任界定不清成为主要障碍。例如,在一些小区,由于租客流动性大,执法人员难以快速确定违规责任人;部分房东对整改要求抵触,执行整改措施时遇到诸多阻碍。此外,涉及消防、住建、城管等多个部门的监管职责有时难以有效协同,出现“九龙治水”却效果不佳的局面。
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万江南指出,涉事改造工程已触碰多重法律红线。若施工过程中存在破坏建筑主体结构或擅自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的行为,依据《深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或业主作为房屋安全责任人需承担限期恢复原状、缴纳高额罚款等法律责任。
目前,金众小区居民已向相关部门多次反映“房中房”问题,呼吁加强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相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加大排查与整治力度,尽快解决这一困扰居民的难题,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